温馨提示: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信息(如产品价格、参数、规格及处理能力等),请联系我们的客服。
187-3313-2385常见的氧化铜矿物有孔雀石、硅孔雀石、蓝铜矿、赤铜矿等。
碳酸盐矿物,化学式为CuCO3·Cu(OH)2,理论含CuO71.95%,属单斜晶系,晶型多呈针柱状,集合体呈块状、皮壳状和结核状,结构呈纤维放射状及同心层状。孔雀石具多色性,颜色呈黄绿色、暗绿色及孔雀绿,莫氏硬度3.5~4.5,比重3.54~4.1,性脆,化学性质不稳定,加温至473K时可分解成黑色的氧化铜,遇酸可溶解并形成相应的铜盐。
孔雀石属易选氧化铜矿物,可以采用高级黄药、在高用量下直接浮选,也可采用脂肪酸及其皂类捕收剂进行浮选,但浮选选择性较差,易受矿石中碳酸盐类脉石矿物的干扰。工业中,常采用硫化-黄药法进行浮选,通过添加硫化剂,孔雀石表面吸附HS−或S2−,生成硫化铜薄膜,使矿物表面呈硫化矿性质,然后加入高级黄药进行浮选。
硅酸盐矿物,理论化学式为CuSiO3·2H2O,理论含CuO45.2%,其结构和性质不稳定,属水合硅酸盐胶体铜矿物,结构呈钟乳状或土状,无固定化学组分。硅孔雀石呈绿色、浅蓝绿色,受杂质影响又呈褐色及黑色,莫氏硬度2~4,比重2.0~2.4。
硅孔雀石的天然可浮性极差,表面亲水性很强,属极难选氧化铜矿物,其组成与产状不稳定,捕收剂只能吸附在矿物表面孔隙内,吸附极不牢靠,且可浮性受pH影响显著,可浮选的pH范围窄。Raghavan等人研究发现,硅孔雀石的上浮率与矿物表面微观空隙结构有关,空隙越多,硅孔雀石表面与捕收剂间的相互作用越强,浮选效果越好;当ph<6时,其溶解度急剧增加,硅孔雀石的最佳浮选ph值为6.5左右。目前硅孔雀石最常用的选别方法是加入有机活化剂,使其通过物理或化学吸附在矿物表面上,进而使矿物表面呈疏水状态,并促进捕收剂的稳定吸附。
碳酸盐矿物,又名石青,化学式2CuCO3·Cu(OH)2,理论含CuO69%,单斜晶系,结构呈同心层状、纤维放射状。蓝铜矿常与孔雀石共生于氧化带中,呈绿色、孔雀绿及暗绿色,具丝绢或玻璃光泽,莫氏硬度3.5~4,比重3.7~3.9,性脆易碎,遇酸可溶解。
蓝铜矿可浮性与孔雀石接近,当采用脂肪酸及其皂类直接浮选时,可浮性较孔雀石更优,此外,蓝铜矿浮选时,与药剂的作用时间较孔雀石更长。
化学式Cu2O,理论含铜量高达88.82%,属等轴晶系,晶型多呈立方体、八面体或聚形。赤铜矿颜色呈红色、紫色、褐红色及近黑色,莫氏硬度3.5~4.5,比重5.85~6.15,性脆易碎,具金刚光泽或半金属光泽。
氧化铜矿床是由表生作用形成的矿床,即非氧化铜矿床在露出地表后,通过与外界空气及溶解于水中的氧气等作用后发生氧化反应,通过次生富集作用形成。浮选法是回收氧化铜矿物最主要的选矿方法,基于浮选过程所用捕收剂种类及性质的差异,常用的氧化铜浮选方法分为直接浮选法、硫化-黄药浮选法和螯合剂-中性油浮选法等。...
通过对选矿全流程中破碎、磨矿、选别、精矿脱水、尾矿输送及水系统等各环节的协同与优化控制,构建选矿厂综合自动化体系。在稳定生产流程、均衡工序产能效率、保障生产指标的基础上,实现降低生产成本、减轻劳动强度、提升选厂处理能力的目标,同时改善作业环境,推动选矿生产向智能化、高效化方向升级。...
您可以在下面表格填写您的需求信息,我们的技术与销售人员会尽快与您取得联系。为保证能及时处理您的信息,请务必准确填写您的联系电话!